当前位置:首页 > 知识 > 98央视解说全程回放

98央视解说全程回放

2025-07-04 10:19:38 [探索] 来源:竿头日上网

  “三夏”时节,三夏各地正抢抓农时,生产田间沃野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。线观

  “麦到小满日夜黄”,察智每年小满过后中原大地便进入了“麦收时间”。业慧

  

  5月21日,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芦庙乡合庄村村民收拢刚收获的三夏小麦。新华社发(赵永涛摄)

  夏收顺利,生产离不开智能收割机帮忙。线观记者在河南省南阳邓州市腰店镇看到,察智一望无垠的业慧金色麦田里麦浪阵阵,机声隆隆。丰收6台小麦联合收割机正一字排开,三夏在麦田中“过招”,生产比拼机收减损水平。线观这场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标志着当地小麦迎来大面积机收。

  河南省邓州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主任王蕊介绍,通过大比武活动,篮球直播app机手们相互学习,取长补短。在后续的小麦机收工作中,不仅要持续做好机收减损,更要将农机安全生产牢记心间,确保小麦收获工作安全、高效圆满完成。

  

  在河南省南阳邓州市腰店镇,智能收割机正在进行收割作业。新华社记者 姜亮、尚昆仑 摄

  作为全国小麦第一大省,河南省8500万亩小麦从南向北陆续进入成熟收获期,开始迎来大面积机收。邓州市罗庄镇小麦种植面积达6.58万亩,是河南省较早开镰的地区。近年来,当地持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篮球直播cubal改善农田灌溉和排水条件,积极推广优质高产小麦品种,组织无人机开展病虫害防治,为小麦稳产奠定基础。

  河南省邓州市罗庄镇农业中心主任张纪昌说,机手服务热线可以协助解决矛盾困难,另外,机手服务群里也会及时发布小麦收获时间。

  在粮食收储方面,罗庄镇的12家粮食收购商已做好准备,当地5000吨粮仓已经腾仓完毕,全镇6套烘干塔已全部调试完毕,日处理能力达500余吨,为小麦的及时烘干、妥善储存和销售提供保障。

  “目前从机械组织、粮食收购到志愿服务,我们都已准备就绪,全力保障“三夏”生产顺利进行。”据河南省邓州市罗庄镇党委书记吕兴让介绍,他们还提前谋划了玉米、大豆、花生等秋季作物的种植工作,通过宣传推介新的种植技术和项目,为全年粮食丰收筑牢根基。

  

  河南省邓州市罗庄镇的粮仓已经腾仓完毕。新华社记者 姜亮、尚昆仑 摄

  今年“三夏”期间,河南全省计划投入农机400万台(套)以上,其中联合收割机20万台,设立400多个跨区接待服务站,全力保障“三夏”生产。

  目前,南阳市淅川县、唐河县,信阳市光山县、潢川县等地也已进入收获季。据统计,截至5月20日17时,河南全省已收获小麦614.8万亩;20日投入联合收割机3.38万台。

  河南省信阳市农机中心副主任郭宇介绍,今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490多万亩,目前已经陆续进入大面积收割,全市农机部门共组织了大概1.3万台联合收割机投入作业。天气正常的情况下,预计一周内可以大头落地。

  

  这是河南省邓州市夏收现场。新华社记者 姜亮、尚昆仑 摄

  受气象状况影响,我国南北多个粮食产区遭遇冬春连旱,一些重点水库水位偏低。多地、多部门正采取多种措施,全力抗旱保供水。

  实现夏粮稳产,需要有效灌溉。江苏省水利厅科学统筹水资源调度,继续做好调水、蓄水、保水工作,依托长江来水,沿江泵站全力调水,今年以来已累计引江131亿立方米,为近五年同期引江量的2倍,“江水北调”“江水东引”“引江济太”三大调水系统持续引水抗旱。

  江苏省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指挥中心正处级督察专员尤迎华告诉记者:“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全省河湖库水位变化,加强与气象、农业农村、水文部门沟通联系、信息共享,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。同时,密切关注降雨情况,在确保河湖不超警戒水位、水库不超汛限水位的情况下,尽量多蓄水。”

  

  5月20日,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(扬州市农科院)试验田,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小麦(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发(任飞摄)

  实现夏粮稳产,需要科学灌溉。

  在南京市浦口区兰花塘高标准农田里,小型田间气象站可以自动监测农田环境温度、湿度等,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、农作物灌溉有了更多科学依据,管理人员看一眼手机就知道小麦是否需要“喝水”。南京众鑫丽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邵名文是种田“老把式”,如今已习惯使用农业新技术。他说,手机一点,水就到田里了,“一键”实现农田灌溉,十分方便。

  

  河北省沧县刘家庙乡,滴灌管正为麦苗精准输送水肥。新华社记者 张硕 摄

  实现夏粮稳产,需要精准灌溉。在河北省沧县刘家庙乡,拇指粗的滴灌管正为麦苗精准输送水肥。而麦田的水量控制,依托于AI智慧农业数字管理平台。

  河北垄亩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孙健表示,有了这个平台,管理麦田轻松多了。过去需要大几十人,现在只需一个人就能搞定,而且通过手机终端预警,管理也会更加精准。

  

  农户通过AI智慧农业数字管理平台管理麦田。新华社记者 张硕 摄

  中央气象台预计,5月下旬,夏粮产区大部分时段以晴或晴雨相间天气为主,连阴雨风险较低,总体利于冬小麦和油菜成熟收晒。6月上中旬,夏粮产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高,总体利于麦收顺利开展,但可能出现局地强对流天气,需加强防范。

  

  5月22日,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田间收割小麦。新华社发(武纪全摄)

  统筹:吴炜玲

  编导:赵世芸

  记者:姜亮、尚昆仑、赵久龙、毛俊

 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

(责任编辑:探索)

推荐文章
  • 文化中国行丨故宫博物院携手浙江省博物馆 百余件文物演绎“一茶一世界” 收藏资讯

    文化中国行丨故宫博物院携手浙江省博物馆 百余件文物演绎“一茶一世界” 收藏资讯 这两天,「故宫·茶世界」观茶——茶文化精品文物展”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开展,展览汇集故宫博物院藏114件套)珍贵文物及相关史料,聚焦宋代与清代这两大中国茶文化发展高峰时代,展现古人“琴棋书画,诗酒花茶 ...[详细]
  • 夏季疏通4个通道,别给健康“添堵”~

    夏季疏通4个通道,别给健康“添堵”~ 就像河里的泥沙堆积在河床,会导致河道淤塞。咱们的身体上也有许多的通道,一旦发作阻塞,不只阻止身体营养的运输,还不利于毒素的排出。在夏日,特别要注意这些通道阻塞,身体疏通刻不容缓。01通汗腺:洗洗澡、泡 ...[详细]
  • 西医终于站出来,看谁还敢说刮痧按摩不科学!

    西医终于站出来,看谁还敢说刮痧按摩不科学! 想要澄清刮痧拔罐足疗按摩科不科学,我们先来厘清一个问题。中医里的穴道、经络在西医里是什么?西医经络便是神经和血管,穴道是神经汇集的当地。但关于拔罐刮痧之类的,按西医来看便是毛细血管决裂出血,“邪毒”、 ...[详细]
  • 家人坚信的养生妙招,可能反而对身体有害?

    家人坚信的养生妙招,可能反而对身体有害? 当身体出现一些小 bug,父母就开始对各种养生食谱,健康贴士格外上心。骨头有些疼痛了,知道要补钙了,就开始熬起了骨头汤;血压血脂有点高了,就开始不吃肉了,这些做法真的都对吗?我们不该让父母独自围观养生 ...[详细]
  • 超越解渴,定义健康新标准!百卫茶苏打水,抢占健康饮水新高地!

    超越解渴,定义健康新标准!百卫茶苏打水,抢占健康饮水新高地! 发布者:娜娜 浏览量:333发布时间:2025/7/2 17:58:29 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日益高涨,单一的“解渴”已无法满足需求!健康、天然、有功能的饮品成为市场新宠,溢价 ...[详细]
  • 冷饮,到底有多伤身?

    冷饮,到底有多伤身? 不同的人群,对于冷饮有不同的要求,特别是有疾病的人,应该少吃,甚至忌冷饮。婴儿忌食冷饮,幼儿少喝冷饮;年老体弱、有心血管健康问题的人不宜多喝冷饮。 不管是冷饮还是热饮,饮料总是含有大量的糖分,多饮反而 ...[详细]
  • 到底几点睡才算熬夜?

    到底几点睡才算熬夜? 现在的人呐,太虚伪。明明跟人说了晚安,转眼却继续刷起了手机。嘴上一直嚷嚷着要养生,大部分人的身体却在熬夜路上越走越远——啊啊啊,正在追的电视剧更新了,要赶紧看;呜呜呜,死线在即,工作进度才一半,不得不 ...[详细]
  • 养生操,每天10分钟,强身健体很轻松~

    养生操,每天10分钟,强身健体很轻松~ 战“疫”期间,配合防控,安心宅家,削减外出是正道。但不少人会出现久坐不动打游戏、久卧不起去刷剧的状况,不仅用眼过度,还让运动量大大下降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说到,“久视伤血,久卧伤气,久坐伤肉”。小固 ...[详细]
  • 要想跑的快应该怎么锻炼

    要想跑的快应该怎么锻炼 对一个跑步者来讲,有许多办法进行速度练习:到田径场上,重复进行各式各样的短距离跑;做速度游戏;从上上快速地地跑下来;参与竞赛等。速度练习对每个人都是能够的,对老年人的效果更大,因为它在坚持步态的一起, ...[详细]
  • 湿气难缠,十人九湿!

    湿气难缠,十人九湿! 古话说:“千寒易除,一湿难去。湿性黏浊,如油入面。”湿气之所以这么难缠,便是由于它不分时节,不分体质,不分男女,不会自愈,随时趁虚而入,而“十人九湿”也是这个原因。一、湿气是什么?湿气是风、寒、暑、湿 ...[详细]
热点阅读